二千零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學超持戒研讀日記

大陸海關的電子通關改革探討

一、加強資訊化建設,為業務改革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二、順應形勢要求,展開電子通關 (一)目前海關面臨的形勢發展要求  
(二)實施電子通關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電子通關改革的總體思路    
三、實施電子通關改革需要的相關保障和實施步驟  

                        


不斷提高海關通關效率,為合法貿易進出口提供便利,是海關工作一如既往的目的,也是近年來國務院領導同志、社會和企業對海關工作的要求隨著國家經貿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如何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促進貿易的便利,既是國家、社會、企業的要求,也是海關業務改革不斷深化的重要課題目前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導致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資訊革命,在全球資訊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黨和國家已把資訊化作為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謀求國民經濟跨越式發展、加快實作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一個必然的戰略選擇大陸海關即將推進試點的電子通關作業樣式,就是依托和套用資訊化系統,實作無紙化作業的重大業務改革專案之一。

一、加強資訊化建設,為業務改革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大陸海關歷來重視資訊化建設,大力實施科技強關戰略,堅持業務科技一體化行程,以科技為先導,以業務改革為需求,以資訊技術和網路技術為依托,推動業務改革發展,是實作海關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海關資訊化建設一直受到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重視和關心,尤其是近幾年,國務院領導多次聽取海關資訊化工作的彙報,親臨海關視察,對海關的資訊化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海關資訊化建設也得到社會各界普遍讚譽近年來,大陸海關大力推進資訊化建設,已經逐步建立起以電子海關電子口岸電子總署為主要標誌的大陸海關資訊管理系統,從建立電子海關到建立電子口岸,再到建立電子總署,海關資訊化水準不斷提高,海關的執法水準和管理水準也隨著不斷提高對提高海關執法能力和工作效率,維護國家利益和廣大進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對經濟貿易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電子海關的主要目的是實作海關係統內部業務處理的資訊化的自動化1978年開始,整個系統的開發先後經歷了單項套用、系統化套用和網路化套用三個階段:

  1. 1978-1988年為單項套用階段,也是大陸海關資訊化的起步階段,期間僅在部分業務量大的海關執行征稅和統計等若干單獨的套用專案;
  2. 1989-1998年,大陸海關開發套用了H883報關自動化系統,實作了一個海關關區範圍內報關手續全程序自動化處理,大大促進了通關效率和業務規範化水準的提高;
  3. 1999年至今,大陸海關建成了全國海關虛擬專網,全國海關實作了通關管理跨關區、全方位聯網執行,從而初步建成了對全國各地進出口業務統一進行資訊化、網路化管理的電子海關”。“電子海關既加強了有效監管又大大提高了通關速度目前大陸進出口企業已可以採用電子方式報關單辦理進出口通關手續,全國海關已有70%以上的報關單是由報關自動化系統根據預先設定引數進行審單並做出一般決策,審核程序無需人工介入,平均審核時間以秒論計,既統一、規範了海關業務作業,又使進出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大大縮短。

目前經濟形勢特別是對外貿易的持續快速發展,明年加入世貿組織的轉場期保護措施已大部分到期,大陸經濟及其管理方式將面臨著來自全球競爭的更大沖擊和挑戰,同時也對海關執法能力提出了許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大陸海關將面臨多方面的影響和挑戰,要求海關必須改革海關業務制度,通關效率更高、執法更公平、業務作業更規範、更好的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利益,在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全面提高通關速度,推進貿易便利化,全面提高海關執法能力和通關效率為此,我們海關必須積極應對,努力進取,順勢而上,切實加強把關伺服能力建設,繼續為促進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我們必須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海關資訊化建設,把先進科學技術全面融入海關執法、內部管理和隊伍建設的各項工作中,為業務改革發展提供堅實基礎,不斷提昇海關執法能力和管理水準,這是對海關業務管理方式方法的又一次深刻的革命,是實作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目的的重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於今年41日正式施行,該法確立了電子簽名與純文字簽名的同等法律效力,將對大陸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的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電子資料的法律效力經電子簽名後有了法律保証,海關業務資訊化改革後的作業流程和作業樣式就可以進行相應調整,即更多地直接依靠電子資料,逐步減少紙面工作,最終轉場到無紙化的電子通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由于法律的保障和推動,大陸電子商務也將得到廣泛套用,包括國際貿易的成交、運輸和管理方式等海關外部執法環境將逐漸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也為海關的電子通關試點工作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有利於海關儘快積極而穩妥地開展電子通關改革試點。

二、順應形勢要求,開展電子通關

(一)目前海關面臨的形勢發展要求

1.     貿易便利化呼聲強烈隨著大陸對外經濟貿易迅猛發展,各級政府和進出口貿易、生產、物流企業對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借鑒發達國家經驗、進一步促進貿易便利、提高海關通關效率和監管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沖擊著傳統的監管理念和監管制度。

2.    口岸一線通關監管業務量增長迅猛近年來,大陸外貿發展突飛猛進,海關監管壓力空前提高,現場作業量快速增長,人力資源倍感緊張。

3.    無紙化作業需求迫切套用無紙化的作業方式提高效率,降低企業成本,已是近年來進出境物流和企業生產經營程序中的發展趨勢,部分海關已在進行無紙化作業的積極探索,企業和各地海關推進無紙化的電子通關作業的要求十分迫切。

4.   海關仍需堅持推進業務改革海關監管業務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與發展形勢不相適應的地方,主要是在通關監管工作中未能有效貫徹守法便利原則,大量守法企業與少數問題企業使用相同的通關手續,常式較為複雜、煩瑣;長期以來電子資料與紙質單證作業雙軌執行,流於形式的紙質單證蓋章簽注作業占用了海關大量人力資源;海關管理壓力依然主要集中在口岸通關監管環節,通關瓶頸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影響了通關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二)實施電子通關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實施電子通關改革是海關主動適應形勢發展需要,不斷推進通關業務改革,實作機制和手段創新的一項重要措施,電子通關改 革不僅僅是通關監管作業手段的簡單改變,而是對海關通關監管管理理念、作業樣式、流程管理的一次重大變革,通過突破傳統監管理念,將監管的時空前推後移,充分體現守法便利導向,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簡化紙質單證審核的工作環節,減少紙質單證處理的工作量,打通通關瓶頸”。電子通關作為普遍適用的基本通關方式,將為欄位通關一體化等改革專案奠定堅實的基礎,併為進一步整合各類通關方式,發揮整體效能提供手段。

從目前海關通關監管工作的實際來看,開展電子通關改革試點工作的條件已基本具備,時機也逐步成熟:

1.     資訊化的不斷發展為電子通關改革提供了技術保障從海關內部來看,隨著H2000通關管理系統在全國海關的全面切換,全國海關通關作業系統集中式管理的條件已經具備;從海關外部來看,大陸電子口岸建設不斷完善,與海關、商務、品質檢查、外匯、稅務、銀行等相關部門的電子資料聯網置換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電子通關改革的實施提供了可行的技術基礎。

2.    《電子簽名法》的實施為電子通關改革試點提供了法律依據隨著《電子簽名法》的正式實施,雖然還存在著缺乏與電子政務有關的同位法和下位法的問題,但已經為解決電子資料審核、傳輸和存盤的法律效力問題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給電子通關改革帶來了契機。

3.    無紙通關的試點為電子通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22月開始,在海關總署統一部署下,全國相繼有17個直屬海關在關區內的少量部分企業、部分業務範圍和無證、無稅的報關單中開展了無紙通關試點,部分試點海關的通關效率較有紙作業方式提高了70%以上,通關效率時間指標已由過去按天計算調整為按小時,甚至按分鐘計算,通關效率的提高已得到了社會和企業的認可,無紙化通關的業務管理經驗和技術保障手段已經基本具備經過近3年的試點探索,在作業流程、風險管理、執行保障等各方面為電子通關改革積累了初步的經驗。

4.   海關總署黨組的決心和全國海關的積極性是開展電子通關改革  的重要保証總署黨組審時度勢,決定在全國海關推行電子通關改革,並將試點工作列為今年的重要改革專案,充分體現了總署黨組堅決推進業務改革的決心與此同時,全國各地海關也積極進行有關改革的深入探索研究,表達了強烈的積極性,這為開展電子通關改革試點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堅實的基礎。

(三)電子通關改革的總體思路

電子通關是利用大陸電子口岸及海關H2000業務資訊化管理系統功能,改變以往進、出口企業遞交書面單證報關的做法,實作海關與企業及相關單位聯網,企業網上申報,海關對電子資料進行無紙審核、驗放處理的作業樣式這次電子通關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在通關流程中凡是可以實行無紙作業的環節,全部實作電子化,使得大部分的企業、貨物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過關,完成海關的各項手續,投入生產或市場。

電子通關改革將是以風險管理為中心環節,以風險分析條件下的風險評估、引數控制、分類處理為手段,以企業“守法便利”為導向,以海關通關監管作業無紙化為基礎,為守法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和報關企業提供一種普遍適用的便利的通關方式。

它是以H2000系統、大陸電子口岸和海關風險管理系統三大資訊平薹為依托,力爭在通關程序中的全程電子資料作業、全程銀行稅費擔保、電腦自動核注核銷、事後交單及企業自存單證等幾個作業環節方面取得重點突破。

通過電子通關改革實作海關監管的前伸、外置及後移,形成全國統一規範的進出口貨物電子化通關作業流程,達到減少作業環節、簡化海關手續,提高通關監管效能,最佳化資源組態、降低企業通關成本的工作目的。

與傳統紙面單證的作業樣式相比,電子通關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簡化通關環節,資信好的企業報關單電子資料經審結後,直接驗放報關貨物。二是通關全程電子化,海關在通關程序中不再收取、審核紙質單證,而是通過與企業聯網實作資料審核、資訊驗放,事後集中補交書面單證。通過海關監管工作前置或後移,最大限度壓縮通關時間。

大陸海關從1994年就已經開始在部分海關、部分企業試行了EDI無紙報關方式。200l8月,又在南京、杭州、上海、廣州4個海關試行聯網報關,都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但是,僅僅是報關的無紙化,不足以解決整個通關作業流程中提高效率的問題。

原來的EDI報關,主要解決的是報關問題,從由紙變成無紙,使報關電子化。而電子通關,是把通關作業流程各個環節約能源夠無紙化的全部無紙化,而且把可以前推、後移或是外置的海關手續,統統提前或推後到通關程序之前或之後。這就大大壓縮了貨物在口岸的通關時間,提高了貿易效率,使企業獲得高速通關的效益。

在實施中,將採取逐步擴大電子通關適用範圍的方式,以推進傳統通關方式和電子通關方式的“此消彼長”。

三、實施電子通關改革需要的相關保障和實施步驟

海關下一步推進電子通關方式的改革設想,主要是將在積極與口岸有關檢查檢驗和管理部門進一步協調推進管理資料共享、聯網審核檢查工作的基礎上,較大幅度地擴大適用範圍,並把多種海關便利措施納入電子通關方式,整合為更加規範和便利的海關基本通關樣式,爭取在幾年內使其成為進出口企業普遍適用辦理海關手續的基本通關方式,使大陸海關的通關作業改革向前再邁進一步。

電子通關改革涉及海關內外、業務面較廣,調整幅度較大,其全面實施需要認真從法律法規保障,調整業務管理規定,制定相應規章制度,修改調整電腦系統功能,完善企業分類評估,對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完善資料聯網套用,加快與外部委的聯網行程,強化各環節各部門之間的協同,促進綜合治理,精簡環節、提高通關監管整體效率和效能等多方面進行協調和改革,目前海關總署正在積極進行研究論證、制定方案,加強與有關外部委的協調,完善基礎條件,爭取在重點口岸開始啟動電子通關試點工作。

力爭在12年內,逐步解決在試點程序中出現的問題,擴大電子通關套用範圍,推進新舊樣式的此消彼長。逐步將電子通關作業樣式推廣至全國海關,使電子通關成為大陸海關的基本通關作業樣式,為合法、守法進出口企業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