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超持戒研讀日記

 

二千零三年四月六日

 

讀讀呂鴻德博士「跨世紀主管應有思維」記《壹》

 

台灣的經濟,後學都經歷過在六O年代、七O年代我們平均成長率是一七%,是拜人力成本低廉,勞工品質與服務熱忱;政治法規穩定,外匯與利率誘因使然;八O年代臺灣經濟起飛,產品品質提昇,大陸經濟雖初開放,但世界與臺灣對共產黨之歷史陰影尚存,成長是九%已經慶幸,公元1990到公元2000年是國民黨執政,產業外移由於李前總統登輝盲目導引西進,南進成功率偏低,高科技產業利潤優異,政府鼓勵政策導引成長率維持七%;對空運市場而言,其結果代表台灣核心高科技導向;去年2000年年底的經濟成長率還有六•七三%拜高科技產業管制對大陸之賜,2002年所有學者預測大約負三%以上,所以六•七三%到負三%之間,一差就是十%;現在已見雛型,對大陸、香港與澳門之出口重量已超過美國,排名第一;臺灣接單乃補大陸產能與品質之不足。

 

套用呂博士的話沒有關係,因為壓力就是成長的開始,當一個高階主官失去信心的時候,那就是開始所謂的「骨牌效應」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有策略性的作為」,那是甚麼?創新創造附加價值。

 

子洋以電子郵件傳回「跨世紀主管應有之思維呂博士以一些小故事引言業營運所種的豆芽菜種出來肥肥胖胖的!呂博士家種的豆芽菜細細乾乾的,後學以為種豆芽菜是不是小孩子在玩不重要,把它丟進了培養皿是環境不適合,他愛怎麼長就怎麼長乃疏忽控管,長出來又細又乾乃是因果關係;但專業種豆芽菜乃依成功之慣例,尋循序漸進,八卦成形道在其中,就不是這樣喔!

 

兒時,祖母常提起,「豆芽就像健壯的小伙子,不怕風,不怕雨。太陽就是它的爸爸,雨水就是它的媽媽,永遠照顧它。」後學只喜歡吃黃豆芽而厭惡綠豆芽。豆芽是家常菜,現代人講效率惡麻煩,在市場上購買豆芽時,專門挑無鬚根、莖短粗、頂芽小的豆芽,以爲嫩而脆,浪費少,烹調快。其實,這種豆芽之所以無鬚根,粗、壯、嫩,是因爲在培育時加入了一種叫除草劑的化學製劑。除草劑具有很強的毒性,能抑制植物正常生長,還可促使植物畸變,如只長莖,不長根和頭,而且還會破壞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本自然

 

人們常吃用除草劑培育的豆芽,殘留的毒性化學物質在體內積蓄過多,超過肝臟解毒功能極限,就會抑制細胞生長發育或組織變性,從而誘發多種疾病。孕婦常吃這種有毒的豆芽,其化學毒素可使胚胎畸形;兒童常吃這種豆芽,會造成生長發育遲緩,智力減退。所以買豆芽選購頂芽大、莖長、有鬚根、白色透亮的。

 

呂博士道及專業培育當種子灑下的時候,它會在上面蓋上一層重物,這重物可能是玻璃墊或投影片,所以當種子蹦出來的第一個時間,它碰到的就是個壓力,它就必須告訴自己,我必須把自己的臂膀肥厚才能夠舉起這個重物,而且他們在舉的時候,彼此之間有個默契,他們都會一起喊一句話:「一、二、三頂」、「一、二、三頂」,頂的這邊太快的話壓力會往另一邊傾斜,另一邊就永遠長不起來了;後學認為「做事、為學、修心,乃至於領導、治理公司的道理,都很清楚一貫。《待續》